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  今天是:
公示公告
政务公开
热点文章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:如何应对新...
创新中国——改变世界的中国力量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哪些信号?
方城县局积极开展《条例》宣传活动...
方城县局积极开展《条例》宣传活动...
方城局认真组织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...
当前位置:首页 > 统计信息

喜看方城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五大巨变

日期:2012-07-03 来源:

   建国六十年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方城农村发生了沧桑巨变,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,农村综合实力显著提高,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,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,农民收入大幅增加,农村社会全面进步。从根本上改变了昔日方城农村满目疮痍、贫穷落后的面貌。
    一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,主要农产品产量成倍增长
    农村经济总量大幅增长
    经过六十年的发展,特别改革开放以来,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各类产品的丰富和产量的大幅增加,农村经济总量迅速提高,方城农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。2008年,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447467万元,比1949年增长84.9倍,年均递增7.8%,比1978年增长27.8倍,年均递增11.7%。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当地的农村面貌,而且为全县各项改革事业的稳步推进作出了巨大贡献,也极大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。
    主要农产品产量成倍增长
    粮、棉、油、烟菜成倍增长。粮食:粮食生产不断创历史最好水平。全县粮食总产量以1949年9.72万吨为起点,1978年粮食总产达到22.5万吨,是1949年的2.3倍;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,粮食生产得到快速发展。1983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3.69万吨,是1949年产量的4.5倍;此后,粮食产量在波动中不断攀升,1998年全县粮食生产又创新水平,总产量达到48.92万吨,是1949年产量的5倍;2000年,粮食总产一度下降到33.4万吨,为1990年以来最低水平, 2004年后,国家相继实施'一免两补'、'两免三补'及'综合补贴'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,粮食生产稳步增长, 2008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53.82万吨,是1949年产量的5.5倍,是1978年的2.4倍;粮食生产实现自2004年以来的连续5年增产,是方城县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发展最好的时期。棉花、油料总产量分别从1949年的189吨、1116吨增加到2008年的3858吨和155038吨,分别是1949年产量的20.4倍138.9倍。烟叶:2008年烟叶总产量为8419吨,是1949年产量的841.9倍,是1978年产量的1.5倍。蔬菜: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的蔬菜产业得到了飞跃式发展,2008年蔬菜产量达到722313吨,比1984年增长了11.8倍,即满足了城乡居民对蔬菜的需求,丰富了居民的'菜篮子',又为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重要渠道。
    畜牧业快速发展,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。改革开放以来,县委、政府把加快畜牧业发展,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产业来抓,大力调整畜牧产业结构,加大对畜牧业生产的扶持力度,完善畜牧产业链条,强化服务功能,促进了全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,2008年底,生猪存栏26.45万头,羊存栏10.69万只,分别比1949年存栏量增长了5.8倍和11倍。畜禽饲养量的增加和出栏率的提高,使畜产品产量大大增加。2008年全县肉类总产量达到28417吨,比1982年增长9.2倍。畜牧业已成为大农业中的第二大支柱产业。此外,林业、渔业也都获得了很大发展。农业生产的全面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全县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。
    二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
   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我县农村产业结构在三个层次上进行了重大调整和改革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首先从种植业调整入手,调整单一的以种植粮食为主的种植结构,逐步实现了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协调发展。其次对大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,改变了长期形成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,实现了农林牧渔各业的全面发展,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农林牧渔业各产业的合理流动;第三对农村三次产业结构进行调整,打破单一的第一产业的旧模式,实现了农、工、建、运、商、服务业,一、二、三产业并重发展的新格局。
    农业内部种植结构不断调整,经济作物比重上升。在努力提高单产确保总产的原则下,稳定粮食种植面积,积极扩大了经济作物播种面积,特别是1999年以来,以烟、椒、药、菜等为主的特色产业蓬勃发展,目前规模总量已发展到90万亩,种植业生产结构逐步优化,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列由1978年的81.8:18.2调整到2008年的58.8:41.2, 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比1978年上升23个百分点。实现了农业生产向区域化、专业化、标准化、产业化转变,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。
    农业之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。60年来,农林牧渔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,特别是1978年以来,在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的同时,农业产业之间结构不断优化,农业比重下降,林牧渔业比重上升,农业比重由1978年的75.9%下降为2008年的72.4%,下降3.5个百分点;畜牧业比重由1978年的15.5上升为18.3%,提高2.8个百分点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完善,呈现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。
    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结构趋向合理,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二、三产业转移。2008年全县农村二、三产业劳动力达到18.02万人,占农村总劳力的比重由1978年的9.2%提高到30.9%。随着我县二、三产业迅速发展,农村的经济构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,二、三产业的产值和收入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大,农业在生产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,所占比重逐步缩小,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72%下降到2008年的30.2%,历史上沿袭已久的封闭、单一的农村产业结构逐渐由一、二、三产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所替代。
    三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,生产条件不断改善。
    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有效灌溉面积迅速扩大。60年来,在各级政府支持和全县人民共同努力下,方城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。水利工程蓄引提水能力达到7334万立方米,全县有效灌溉面积从1981年的36.48万亩,发展到2008年的54.14万亩。全县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1981年为23.1%,2008年已提高到34.3%。
    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,电气化、化学化水平也迅速提高。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,建国以来,方城的农业机械实现了从无到有、从少到多的跨越。2008年,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了85.34万千瓦,是1978年的11.3倍;小型拖拉机拥有量由1982年的1258台,发展到2008年的53655台,增长41.7倍。2008年,全县机耕面积90.54千公顷,机播面积108.54千公顷,机收面积56.65千公顷,沿袭几千年的牛耕已逐渐退出农业生产领域。同时2008年农村用电量达10000万千瓦小时,1978年仅为469万千瓦小时,增长20.3倍。全县化肥施用量(折纯)2008年为86519吨,比1978年增长27.9倍。
    农业科技应用不断深入。建国初期,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,方城农业生产基本处于播种靠经验、收获靠老天的近原始的阶段,没有什么科技含量。而今天,农业科技推广、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建成,如农业科技服务网络、动植物防疫体系、防汛抗旱、气象预警、病虫害防治等农业自然灾害防控体系日益完善;新品种、新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,如良种选育、设施化育秧、测土配方施肥、地膜温室、节水灌溉等昔日教科书上的技术,都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掌握和使用。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,越来越深入,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。
    四、农民收入显著倍增,农民生活蒸蒸日上。
    60年来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方城县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,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,农民生活已由温饱向小康迈进。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,2008年,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296.14元,是1978年的66.1倍,平均每年增长15.0%;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,农民生活消费支出迅猛增长。2008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72.08元,比1985年的276.58元增长9.7倍,年均增长10.9%; 2008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3.22%,比1985年的58.55%下降15.33个百分点,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,彩色电视机、洗衣机、电冰箱、空调、电话、手机、摩托车等高档消费品大量进入了寻常农家,电脑、小轿车等也渐入了部分富裕农民家庭。2008年,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电视机105台、洗衣机57.5台、电冰箱8.3台、空调3.3台、电话39.2部、移动电话91.7部、摩托车44.2辆;农民居住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,到2008年止,全县95.8%以上的农村住房为农村砖混或钢混结构,农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.6平方米,有75.8%的农户使用自来水或深井水, 34.2%的农户使用液化气或沼气。实现了农民生活由贫穷到温饱、富裕生活的大跨越。
    五、农村面貌日新月异,农村社会全面进步
    60年来,方城经济的飞跃发展带动了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,如今: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已解决农村饮水安全5.96万人,自来水受益村达到了188个;实现了100%的行政村通电;通达工程成效显著,实现了村村通汽车,以前只有在城里才能见到的公交车,如今也走进了农村;有线电视、互联网逐步步入农村,足不出户便可网络天下;义务教育'两免一补',彻底解决了农村孩子上学难;全面免除农业税,皇粮国税成为历史;医疗事业迅速发展,新型合作医疗惠及全县所有农村居民,彻底解决了农民看病难,全县农民参合率达到90%以上;计划生育奖励扶助;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实施;生态环境不断改善,森林覆盖率达到24.95%;新农村建设全面开启,示范村、推进村基础设施、村容村貌明显改善。目前,方城政通人和,民风淳朴,处处洋溢春风拂面般的文明景象,方城人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大踏步迈进。
    60年弹指一挥间,60年风雨兼程铸辉煌。当前,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,过去的成就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但各种新问题和新挑战也时刻存在。我们决心,在县委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紧密联系方城农村工作实际,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,统筹城乡协调发展,努力增加农民收入,推动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,促进全县农民阔步迈向全面小康。